一篇读懂(科技 图片)科技 手抄报,强信心·走进百企|持续投
编前语: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疲弱,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实现同比3%的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这殊为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宝贵。2023年,我们面对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在加深。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变,人民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华网推出融媒体栏目“强信心·走进百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丰富的融媒形式,与您一同见证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坚定信心。
新华网济南4月13日电(朱津明)近日,山东钢铁集团研制的山钢80毫米厚EH690Z35超高强海洋工程专用钢板正式推出,在中国船级社验船师见证下完成检验,性能全部合格,实现了进口替代。
该系列产品应用于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先进钢铁材料支撑。
近年来,山钢集团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为山钢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立柱”的背后,是山钢集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的改革思路和有效措施。
山钢集团的研发人员在观察新钢种的金相组织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持续投入研发力度
山钢集团拥有“沿海+内陆”四大基地,粗钢产能3000多万吨,居钢铁行业中国第7位、世界第10位,位列世界500强第332位。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山钢集团的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35.0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6.8亿元。2021年,山钢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3.0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4%。
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表示:“2022年,山钢钢产量2942万吨,在行业同比下降1.4%的情况下逆势增长4.2%;利润总额降幅低于行业平均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60.6亿元,强度达到3%。
“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指标,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牛鼻子’。”山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李丰功表示,山钢集团构建有利于研发投入增长的全方位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高科技企业建设,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长,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钢股份规划科技部副经理顾大庆介绍,山钢在提高研发投入效率的同时,深入开展对标提升学习,进一步强化研发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加强研发投入归集统计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实现账表“应建尽建”、费用“应提尽提”、数据“应统尽统”。
图为山钢集团冷轧产品库
从“卡脖子”到“特精高”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山钢研究院联合山东宇捷轴承、济南大学在轴承钢材料生产、轴承设计制造、轴承国产化应用及对比进口轴承服役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和研发。目前,宇捷轴承已使用山钢GCr15轴承钢,组装了100多套连铸机用调心滚子轴承。”山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中学介绍,山钢轴承钢的成功应用,为解决我国部分高端装备用轴承钢“卡脖子”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月份,山钢特钢产品高效订单实现“量”“质”新突破,“万元钢”单笔接单量达到近2000吨,创历史新高。
钢铁主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带来了科技产出的量质齐升。山钢股份落实集团“要认真谋划如何力争在‘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中占一席之地”的要求,加强科技攻关。高端制造装备用高品质稀土特殊钢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在国内率先实现稀土轴承钢、齿轮钢、轧辊钢、球磨钢的5炉连浇,填补国内产品及技术空白。33毫米厚度规格极地环境管线钢、X80HD2抗大变形管线钢成功通过中石油认证,并供货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干线工程。高强度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 Q960E、Q1100E超高强钢,完成试验室研究和现场试制工作;耐磨钢已成功开发了国标牌号(NM360-NM500)及合资品牌BISPLATE全系列产品。牵头承担 “稀土特殊钢”“超高强韧汽车钢”“海工特种钢”等省重点科技专项,攻克H1000大规格H型钢耐低温、超薄异型坯全保护浇铸等世界性难题,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研发投入的激励引导,带来实体产业升级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研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表示:“产品是企业的硬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作为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我们要自觉担负产业链‘链主’责任,聚合上下游配套企业、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十四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工程、国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钢铁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先进材料国产化替代,全力打造硬核产品新高地,力争在‘特精高’关键品种实现突破,彰显国之大者、国之重器的使命担当。”
山钢集团职工在检查“皇冠上的明珠”9Ni钢质量
科研攻坚硬突破 协同发展创新局
山钢集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内外部各类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销、金、服、用的有机结合,构建集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于一体的高层次、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山钢集团通过省级及以上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24个,与中科院、北科大、东北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了研发平台和研发机构27个,为科研人才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支撑。
“与其自己低头拉车,不如借力攻坚突破。”山钢研究院新兴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许荣昌说,这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成果,直接带来山钢轴承钢产量、销量的成倍增长。
山钢股份做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维护工作,2022年2月,山钢股份以86.9分顺利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审,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冶金企业中位列第六位。山钢研究院依托院士工作站与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密切合作,围绕“数智山钢”开展钢铁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宽厚板轮廓及板形CPS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被中钢协鉴定为“国际领先”成果;聚焦山钢股份生产现场瓶颈问题,立项实施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转炉炼钢过程多源数据解析与工艺优化”“16-40mm Q460级及以下宽厚板工艺性能数据‘一键式’分析模型研发应用”和“大H型钢轧制过程控制模型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山钢集团还组建齿轮钢、工程机械用钢、高强及耐磨钢板等重点用户专业服务团队,与三一重工、郑煤机等重点用户开展技术交流与服务300余次,签订技术协议100余项,助力构建安全高效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协同创新,需要我和你,一起向未来!”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表示。
“2023年,山钢计划加强以攻关‘卡点’为主的科技创新,重点在低碳冶金、智慧制造、高品质能源用钢等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按照工业企业3%、制造业企业4%的目标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强度,推进山钢股份、金岭矿业等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建工作。”开年展望前景,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信心满满。(海报: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