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百度百科)医疗机构

作者: 147小编 分类: 娱乐 发布时间: 2023-04-12 09:46

厦门驾驶证收分,集美驾照分回收,海沧驾驶证分回收,同安收购驾照分,厦门驾照分收购,翔安驾驶证分收购,厦门收购驾驶证分电话,厦门驾驶证收分多少钱|电话微信同号|18107412488

导读

大医院绑架了其他医院,所有的医院不得不在这种体制上狂奔,所有的医生都是一个受害者或者牺牲品。

来源:医脉通作者:奔走的急诊老刘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昨天,“最后一支多巴胺”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医患冲突的根源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他的答案是,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的原因是有很多的,而且它们是相互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

医患冲突、纠纷频发,医患关系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数年前,中国医学论坛报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医患关系的演变,医患关系演进历程曲线图反映了从古至今的医患关系。

图1 医患关系演进历程曲线

古代的医疗水平是很差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手段都很匮乏,医生对患者主要是照料和人文关怀。医患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存在商业经济关系,报酬也是可有可无的。

古代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疾病而故去,对于医生的帮助,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是感恩的。如果最终医生没有治好疾病,患者也是能接受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医生成为了固定的执业,医学发展使得诊断工具和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医患间形成了不平等的惠顾关系,医生仍旧不能有效地救治疾病,主要是倾听患者需求,开具一些对症的药品,患者常会支付丰厚的酬金。这时候的医生是从属的,服务于患者,虽然地位不平等,但是医患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随着医生的地位逐渐提高,医生的权威性越来越大,医生也越来越依靠化验单、报告单。医生与患者沟通得少了,这就无形中拉大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医生地位逐渐升高,患者的发言权相对较弱了。在这样的医患关系中,病人已经不是主体地位,完全被医院的医生所主宰,于是逐渐就产生了医患矛盾。

新英格兰杂志一篇文章在评说中国医患冲突的根源时,总结了中国医疗体系改革的历史。

自1949年以来中国医疗体系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仿效共产主义国家的全国性医疗体系(1949~1984年)

政府拥有并运营所有医疗机构,所有从业人员都是政府雇员。这个阶段根本不需要医疗保险,因为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几乎免费。

这一阶段中国的医疗体系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婴儿死亡率下降,一些传染病被大规模消灭。

2. 第二阶段:医疗行业实行新经济规则(1984~2003年)

中国的医疗体系开始全面转向。政府向医院提供的资金支持锐减,许多卫生从业人员丧失了财政补贴。政府仍然拥有医院的产权,但是对医疗机构的行为则干预甚少。在一个缺乏规则的市场体系下,这些名义上的公立医院开始像逐利企业般行事。受雇于公立医院的医生如果为医院实现盈利,就可获得可观的奖金回馈。

在这一阶段中,政府只给一部分人提供医疗保险,私营的保险公司又根本不存在;致使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医疗保险覆盖,这使得这次市场化医疗改革的实验造成的动荡更加剧烈。

到90年代晚期,这种市场化改革实验导致了公众的愤怒,和对医院及医疗从业者的不信任,甚至还发展成广泛的、针对医生的暴力袭击。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看不起病导致的不满,引发了公开的抗议,这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

3.第三阶段:2003版医改(2003~2008年)

通过一项医疗保险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略微补贴农村人口的住院医疗开支,以减轻社会抗议。这项医保要求住院才能报销,这反映了当时住院费用昂贵,许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的现实。

政策制定者的心思全被如何减轻昂贵的住院医疗费用所占据,没意识到“为了达到管理健康、治疗疾病且控制费用的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才是关键环节”。

4.第四个阶段:2008年至今

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医疗保险体系和医院还要进行重大改革,否则会危及社会稳定。这次医改宣称放弃主要基于市场原则的医疗改革实验,并承诺到2020年时,可向全体民众提供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三级医院成功的抵制了最新的这次医改。其次,在贫困农村和富裕地区之间仍然存在大量的不平等现象。第三,要在中国形成一个高质量、可信赖、专业化的医生群体,还非得做一番艰苦斗争不可。过去中国市场化导向的医改的一大遗产,就是公众普遍认为医生把自己经济福利置于病人的利益之上,要全面扭转这个观念并不容易。

钱能不能彻底缓解医患冲突?

最后一支多巴胺在其文章中说“如果说看病不用钱,或者只需要极少数一部分钱,我想医患关系会立刻缓解。”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仍旧有一些人看病基本上不用钱,他们对医疗满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于就医环境、就医过程,他们的体验经常是很差的。即使不需要自己负担医药费,并且医生不会在用药、开具检查等各方面受到限制,仍旧不能让患者满意。如果最终治疗的结局是糟糕的,冲突仍旧会发生。

胡大一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医患冲突的根源是医疗卫生市场化。他说,将整个医疗服务推向市场之后,除了过度医疗,医生不可能再去帮助病人做行为的改变。把医疗服务变成完全的商业模式后,医患双方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激烈。近三十年来将医院的发展推向市场,导致许多巨无霸医院对医疗资源垄断。医院是靠从患者身上赚钱来增加经营收入、买设备、盖房子、发奖金。大医院绑架了其他医院,所有的医院不得不在这种体制上狂奔,所有的医生都是一个受害者或者牺牲品。

韩启德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医患矛盾是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医疗效果的提升导致病人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当没被治愈的成为少数,就更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同时,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把几乎所有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了技术上,跟病人的相处则被放到了一个次要位置,医生与患者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而现代医学技术提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医疗成本和价格大大提升。费用的增加使得病人所承受的压力倍增、满意度下降,这又会加剧矛盾。他还强调,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在任何时代,医生的道德要求都不能降低,否则加上信息不对称,医学就会变得非常可怕。

医患冲突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老刘的老妈作为历经公费医疗和第一次医改的退休医生,在近期看了一些老同志群里分享的关于医改政策评述文章后,多次指出医疗应该恢复到之前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她说,无论是比咱们穷还是富的国家都可以实现免费医疗,咱们为什么不能。

老刘听了淡然一笑,先不说为所有患者支付医疗费用,就是保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足额支付合理的工资和津贴,仪器设备定期更新维修,缺医少药的地区开设医疗服务机构,同时公共卫生、抗疫工作、保健、康复等其他社会工作的实施保障。政府需要承担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如果不收取医疗保险金,没有社保资金的支付,医疗费用会更加惊人。中国的人口如此众多,国家如何通过税收实现对卫生系统的巨额投入。虽然对经济不是很了解,粗略想想就很难实现。

小的时候记得,当时抗生素可能就一两种,非常便宜。影像检查就是拍片机和超声检查,血液检查也是非常有限的。药品数量有限,很多疾病都没有药物治疗。那时候,看一次病又简单,又便宜。手术就是直接开刀,没有腔镜,更加没有机器人,也缺少仪器和器械,费用相对也低。也许那时候免费医疗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医学发展到今天,实现起来太难。

有些国家可以免费医疗,要不就是提供的就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要不就是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要不就是国家人少钱多。回头看看我国这十几亿人口和医疗发展水平,要想退回到以前,好像有点儿难。

《中国式医患关系》一书中指出,医患冲突,既是道德问题,也是制度问题。道德需要长期构建,制度可以短期见效。解决医患冲突,根本出路在于铲除医疗体制的弊端,用“改制”撬动“改心”。书中还指出,在一个合理的医疗制度中,医患的利益是一致的,患者治病的成本越低,社会的医疗支出越少,医生得到的奖励越多。要想从根源上消除医患信任危机,必须改革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医疗制度,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非靠卖药吃饭。

这几年,医改举措不断,从药品带量采购、高值耗材阳光采购,医保政策不断改变。患者感受好了吗?医生执业环境改善了吗?医患矛盾缓解了吗?还有待于时间给出答案。

大家经历了医改,感受又如何呢?

参考文献:《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171期03~04版.

责编|小脉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