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格局养大气,为什么要选择在职国际MBA?
我记得一位杂志主编说过这么一句话:“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的结局,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
说简单点就是:格局,决定结局!
格局大小有几种:心中有自己,有天下,有众生。
提升格局,一是要破“我执”。
“我执”是一个人对肉身自我的执着,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等等,放不下自己。
“我执”的本质,是一个失去了领导自己的理性,而让动物级本能欲望、潜意识、情绪等控制了自己。
格局大的人,不纠缠。
宽容而不与烂事、小事纠缠,不因失意、挫败而悲观不振,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而纠结。
格局大的人,不贪婪。
《庄子》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大白话:鸟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用的不过无数颗树的一个树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过喝到满腹为止。
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婪,因为贪婪是许多祸事的根源,因为贪婪会把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遮蔽掉。
提升格局,二是要勇于扛责。
很多年以前的一天,在美国发生了这么一件小事。有个11岁的小男孩与小朋友们在街头踢足球。他飞脚踢起的一球跑扁了,把别人家的玻璃踢碎了。人家找小男孩赔偿,他只得回家向父母要钱。爸爸给了他15美元,但要求他说:“这15美元是我借给你的,你需要想办法还回来。你闯的祸,就应该你自己负责。”
为了还钱,男孩连续几个月里在放学后到一家餐厅去打工刷盘子洗碗。当他赚到15美元还给爸爸后,他爸爸说:“一个能扛起责任的人,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第33届总统,他就是罗纳德•里根。
里根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那一次闯祸,让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责任的范畴,当然比故事中负责赔偿的意思要广得多,还包括各种做人的义务,如独立自主的责任,承担做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责任、做老板的责任、做员工的责任等。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不计较个人一时得失,追求远大目标,因此容易得到机会。
而没有责任心的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想方设法躲避、推卸责任,往往会失了信誉,丢了未来各种机会。
提升格局,三是讲“皆大欢喜”。
什么叫“皆大欢喜”?就是讲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既要考虑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利益与期待,还要求得各方满意。
做子女的既要让自己满意,又要让下一代满意,还要使父母满意。
做员工的既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又要追求公司的利益,还要满足顾客的需要。
做老板的既要使投入产出提高,又要吸引与留住用户,还要兼顾考虑到员工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有人会说,这样面面俱到的圆满很难做到。
我想,正是因为很难,所以“皆大欢喜”才需要大智慧,才称得上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所以,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将事业做大时说道: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02读书养才气
此读书,非彼读书。这里讲的读书并非到学校读书,而是指个人化读书。
读书有何好处?看看有这些说法:
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语堂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我估计,对这些话有一些人是不信的。但我真见过酷爱读书的人并凭此发大财的:
多年以前,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著作《企业超速成长》。有一天接到一位读者打来的电话,说要来拜访我。见面后我知道了他的身份,他是一位农家子弟,创办了一家启动资金2万元的小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他说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了《企业超速成长》这本书,很受启发,觉得这正是他一直想寻找的企业发展方式。
我开玩笑说,你读我的书就行,不需要见写书的人,好比吃鸡蛋时没必要见下蛋的母鸡一样。
他认真地说,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作者,希望请我担任他公司的战略与管理顾问。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此人是个书痴,除了逛书店、喜读书外没什么别的爱好。但他不是书呆子,他读书能够融汇贯通与理论联系实际及应用到实际。
再后来,他的公司凭借与众不同的优势发展迅速,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并公司上市。由此他的身价达近百亿。可以说读书对他的成功有很大影响。
我认为读书要有讲究。怎么个讲究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读好书,读经典。
书山也是山,如果寻觅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好书,那就等于找到了宝贝或通往成功机会与捷径。如果读的是经典书,那就是直接与大师对话,向大师学习。
建立自己的世界级顾问与导师团。
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多读书,建立自己的世界级顾问与导师团。不仅要读大师的书,还要把这些大师视为顾问与导师,在心灵上交流,找到共鸣。用他们的价值观、理论体系、思维方式,来引导自己的修养与生活、工作的实践,跟大师学做人做事,久而久之,必有不同凡响。
独立思考与理论联系实际。
一味读书、信书,不一定能读好,甚至不一定能真正读懂。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独立假设,独立求证。同时多读书,读好书。让这二者平行或交替进行,并且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此,不仅带来深刻理解,还会大彻大悟。
03勤奋养运气
曾有这么一位少年,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帮助母亲减轻负担,主动辍学在家烤酒。
烤酒中的蒸煮粮食环节大多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要干活,所以只能干一会睡一会,但又不能睡过了,也不能不睡,否则白天没精神,很多成年人都熬不住。那个时候也没闹钟,但少年却像上了闹钟一样,每隔俩小时准时起来添柴、加火、搅拌……
他还好动脑筋,想改善酿酒工艺。经过多次尝试,找到了一些新办法。结果,出酒率比以前提高了15%-20%,而且酒质也显得更加醇厚。
这个少年便是褚时健。他后来成就了“红塔山香烟名牌”与“褚橙名牌”两大传奇。
他说起自己的成功原因:就是“勤奋”二字,因为天道酬勤。
我想补充的是,这个“勤”不是一般的勤,而是能够带来像褚时健一样好运气的勤!
这个“勤”包括:
勤于开拓新事业、屡败屡战的创业精神。
勤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勤于吃苦的“大数效应”。有的事就须以量取胜,量大了,成功概率就高。
勤于熬,耐得烦,才能厚积薄发。
04看似形散,实则神聚
我这里谈到的格局、读书、勤奋等三者,看似形散,实则神聚。
我在“真业心学”理论中,提出影响人们成功与幸福的最重要、最高级的內在人格机制是“元智慧”。元智慧由三个方面即德、智、勇构成。
而格局、读书、勤奋,正是“元智慧”德智勇三个方面的表现。
这3点做得好,人格便得到完善,做人做事便比一般人容易成功。